重庆新四海化工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良渚文化玉器鉴赏

编辑:重庆新四海化工有限公司  时间:2018/06/26
良渚,美丽的水中绿洲。被誉为“中华文明的曙光”的良渚文化在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,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—公元 前2200年,主要分布在环太湖流域。良渚文化玉器无论在数量上、种类上,造型纹饰上以及制作工艺上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,和北方的红山文化玉器并驾齐驱, 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。

良渚文化玉器用料大部分是透闪石,阳起石软玉,莫氏硬度在6-6.5左右,此外还有矾石、蛇纹石、莹石等材料。从颜色上看,以鸡骨白,火腿红, 墨绿色,湖绿色较为常见。玉料来源一般认为系就地取材,市场上的仿品一般采用辽宁岫岩玉和江苏溧阳的小梅岭料,这点提醒广大玉器爱好者加以甄别。

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,在史前时期居于领先地位。其表现手法有圆雕,浮雕,透雕和细若发丝的繁密阴刻线等。良渚玉器的阴刻工具是采用硬度比玉 高的打制石器,如玛瑙,水晶,黑曜石等,所谓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”应源于此。玉料的切割分线切割和片切割两类,开璞成坯时多采用线切割,使用的工具应是麻 绳之类蘸水带动解玉砂,留下的切割痕迹呈抛物线形;玉坯成形时多使用片切割,所用工具为硬度较高的磨制细石器加水带动解玉砂,切割痕迹呈直线状。钻孔的技 术有管钻和桯钻两种,多使用两面对钻的方式,往往留下错位形成的台痕,孔璧有不规则的螺旋纹,包浆柔和,和仿品的较规则的螺旋纹,干涩的孔道形成鲜明的对 比。打磨的工艺分粗打磨,细打磨和抛光三种,粗打磨使用颗粒较粗的砂岩质工具,磨下来的粉末正好做解玉砂用;细打磨使用细石器加水加颗粒较细的解玉砂磨 制;抛光所用的材料今天无从考证,猜想应是兽皮之类。良渚文化一些高等级墓葬如反山,瑶山出土的玉器表面有极强的玻璃光泽,像刷了一层清漆般,抛光水平令 人叫绝。

良渚文化玉器器型丰富。依器用分,有琮、璧、钺等礼器;环、镯、管、珠、璜、带钩,柱形器,锥形器、冠形器、三叉形器等装饰品;以及 人、鱼、蝉、鸟、龟等其他器类。仿制品的器型,几乎涵盖了良渚玉器的所有器类,但有的仿制者为牟求高利,煞费苦心地制作出一些不伦不类的臆造品,例如方形 璧、三角形琮等,让人啼笑皆非。

良渚文化玉器以素面为主,有纹饰的较少。纹饰的种类也不多,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很多器型上均有发现的主题纹饰--神面纹,这类纹饰采 用阴线刻加浮雕的手法,将虚实有别的神人与兽面,和谐巧妙地布与方寸之间,使人感受到神人高高在上,主宰着世间万物,而世人无不对他顶礼膜拜。有着神****** 面纹的良渚玉器往往出自相当高等级的墓葬,收藏流通领域中较为罕见,即使有也价值不菲。而市场上比比皆是的带有神面纹的良渚玉器,绝大多数是仿品。

良渚文化玉器的沁色一般为灰白色,受沁较重的呈鸡骨白状,较轻的有局部透玉种的,有呈网状的。仿品通常有三种方式,一种是通过高温火烤使玉料变白;一种是酸处理做出灰皮;杀伤力最大的是用岫岩软玉中天然的鸡古白部分来制作,这种玉料沁色自然,很难分辨。